1. <p id="vdarq"></p>
    1. <track id="vdarq"><ruby id="vdarq"></ruby></track>

    2. <table id="vdarq"><span id="vdarq"></span></table>
        <object id="vdarq"></object>
        注冊
        閩南網 > 閩南文化 > 風土人情 > 閩南民俗 > 正文

        閩南習俗中的“節氣”之美

        來源:石獅日報 2022-08-04 09:40 http://www.wreplicawatches.net/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這是南宋詩人曾幾《大暑》里的一句話。大致的意思就是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節,全國上下都開啟了“上蒸下煮”模式。然而,在閩南地區,人們除了用溫度來感知節氣,更是會從一些風俗、禮節、吃穿等方面來感受四季的更替。

          二十四節氣 閩南地區風俗多

          二十四節氣是對自然、氣候、物候集大成的總結,它們附著在時間上,讓時間有了刻度。自古以來,人們依據節氣性質形成了節令生活傳統,這些節令生活傳統不僅包含節令信仰,還包含著民俗儀式、節日特色飲食等,每一個地區也都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文化特色。

          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于是,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立夏。立夏時節,閩南地區有著吃蝦面的習俗。因為在閩南語中,“蝦”和“夏”諧音。而且對于講究禮節的閩南人來說,蝦煮熟之后會變成紅色,蘊含著吉祥豐富之意,于是閩南地區的人就會選擇在這一天吃上一碗豐富的蝦面,以表達對夏季的祝愿。除此之外,在閩南地區還有一句諺語“立夏吃蝦面,吃了勿破病”,意思就是說,在立夏吃蝦面,一年到頭就會健健康康,不怕疾病攻擊。

          寒露過后,很快就迎來“霜降”。從“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這句俗語中可以看出,閩南民間流行在每年霜降這一天進補,也就是北方常說的“貼秋膘”。那么在閩南地區,霜降這一天要吃些什么呢?我們也能從閩南俗語“霜降食燈柿,袂流鼻”窺見答案。沒錯,在過去的閩南民間認為,在霜降這一天吃了柿子,就可以御寒,不容易感冒。在閩南,霜降除了吃柿子,有的人還會吃鴨子。因為民間有說法:夏秋燥熱,最適合吃鴨。

          除了立夏、霜降,在閩南地區,立冬、冬至、清明等節氣,閩南人都有著自己的一套特定文化方式。例如,立冬進補、冬至做“雞母犬仔”,清明拜祖等。二十四節氣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基因正以文化符號的方式延續,并且和閩南人當下生活有機交織著……

          古老智慧綻放生機

          二十四節氣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已經深入到每一個人的生活之中,成為無法割舍的一部分。那么,在泉州地區,各部門乃至文藝界的人們是如何來促進本地活態傳承節氣文化的呢?

          “促進二十四節氣的代際傳承要從娃娃抓起,為他們提供喜聞樂見的節氣文化產品和營造各節氣的文化氛圍,并且配合課本內容、課堂教學、勞動教育和生活體驗。”鳳里街道婦聯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伴隨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升溫,人們的文化自覺意識增強,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于是該街道結合春分、清明、冬至等節氣,到轄區幼兒園、小學等開展一系列民俗活動,讓孩子直觀地感知與節氣相關的知識與文化,從而把節氣作為生活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日前,“光陰物語:泉州文物里的二十四節氣”展在泉州海交館伊斯蘭文化陳列館三樓開幕,展覽將二十四節氣與古詩詞以及泉州文物完美融合,以詩意的方式帶觀眾感受節氣文化的魅力。

          不僅如此,泉州文藝界的朋友們也在為傳承優秀文化而努力。泉州中山驛站里,這座集文化體驗和休閑業態于一身的公益空間,除了為游客提供服務與搭建青年創客文化平臺,日前,還豐富了驛站的業態,與泉州一群熱愛本土文化的文創青年合作,將二十四節氣與閩南傳統食物相結合,共同推出頗具藝術之美的“閩式甜品”。例如,用潤餅皮包花生糖做出“春分”;推陳出新,用虹山地瓜做出“秋分”。這群文藝青年,將二十四節氣以多種面貌和形態在當代生活中展現出蓬勃生機,在日用中盡顯時令之美。

          眼下,不管是官方或是民間,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守護這一份優秀傳統文化,讓獨屬于東方之美的浪漫無聲地延續。(陳嫣蘭)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1. 湖頭米粉
      2. 閩南習俗:嬰兒滿月時的儀式感
      3. 咱厝的味道 ——炣雜魚
      4.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世遺泉州︱最美鄉村·南安燎原村:星星之火 點亮民宿發展之勢
        世遺泉州︱最美鄉村·南安燎原村:星星之火 點亮民宿發展之勢
        世遺泉州︱最美鄉村·惠安東山:小漁村的蝶變
        世遺泉州︱最美鄉村·惠安東山:小漁村的蝶變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2023年國慶節長沙橘子洲煙花最新消息:今 云之羽大結局被罵稀巴爛:犧牲愛情成就兄 李子柒官司風波后首露面 稱會帶來更多優 大熊貓“公主”和“融融”已離世 死亡原 中國人壽泉州分公司召開2023年“金融消費 孩子在外婆家溺亡 父親起訴索賠80萬 法院 潭柘寺回應禁止佛媛道媛拍照:歡迎游客拍 中國航天探月探日再進一步 深空探測公布
        免费黄色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