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vdarq"></p>
    1. <track id="vdarq"><ruby id="vdarq"></ruby></track>

    2. <table id="vdarq"><span id="vdarq"></span></table>
        <object id="vdarq"></object>
        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惠安 > 惠安新聞 > 正文

        惠安:不負春光 萬象“耕”新

        來源:閩南網 2023-03-16 15:43 http://www.wreplicawatches.net/

          春風浩蕩春潮涌,一年好景在春耕。甘薯喜迎豐收、工廠化水稻育秧、胡蘿卜地輪種旱稻、鹽堿地上試種“海水稻”、種菜不用土……眼下正值春光好時節,惠安縣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戶犁地播種施肥、移栽管護的忙碌身影。與此同時,耕作新品種、新技術、新方式不斷涌現,鋪展出一道道新風景,不斷孕育著新一年豐收的希望,確保全年糧食豐產增收。

        盛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基地水培蔬菜種植 (周義 攝)

          甘薯添新品 增產又增收

          春耕時節“春收忙”。近日,在泉州沃田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的紫山鎮種植基地里,近100畝的“越冬薯”迎來成熟季,一塊塊大小不一、顏色如西瓜瓤的甘薯長勢喜人,有望豐收。

          “這片種植的甘薯是‘普薯32’新品種,俗稱‘西瓜紅’,目前在惠安縣首次大規模推廣種植,種植面積已近1萬畝。”惠安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黃榮元介紹。有別于傳統甘薯上市時間,經過一個冬季,“越冬薯”反季節上市,帶動了農戶農業收入的提升。

          據了解,“西瓜紅”甘薯畝產達4000公斤,主要通過市場和電商渠道進行銷售,每畝收益可達6000—8000元。

        引進優質甘薯品種

          在惠安,甘薯年年有、家家種,但如何打出甘薯品牌,提升種植效益是惠安縣近年來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雞腳爪薯”名稱源于其葉片形狀酷似雞爪,該品種的甘薯皮肉皆為白色、口感順滑、纖維少,經過傳統甘薯脫毒育苗處理后,病害少,同時恢復了原來品種種性,薯皮光滑無裂,薯塊呈紡錘形。接下來惠安將大力推廣“雞腳爪薯”的種植,打造惠安特色品牌,增加農民種植收益。

          輞川鎮瑞龍農業生產基地自2020年開始種植“雞腳爪薯”,在種植基地里,新一季的甘薯苗長勢良好。“今年我們基地建立脫毒育苗20畝,可提供健壯薯苗350萬株,其中100萬苗株為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免費供應相關種植鎮區,種薯苗同時銷往南平、漳州等地。”基地負責人鄭艷紅說。

          據悉,除了引進推廣新品種,為穩定甘薯種植面積,惠安縣“惠農扶糧”政策對連片規模種植甘薯30畝以上,且符合高產高質高效創建要求、畝產量達2000公斤以上的,按實際種植面積每季每畝給予補助100元,讓惠農政策真正惠及每一畝農田。

          巧用輪耕法 多收一季糧

          覆土、灑水、播種、自動疊盤、暗化處理、催芽、水肥管理……近日,在惠安縣臺創園泉州瓊芬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輞川鎮莊上種植基地內,工人們正忙著工廠化水稻育秧,機器聲轟隆隆地響著,流水線式的育種管理大大提高了育秧效率。

          “運用工廠化育秧,我們一天可以育苗30—50畝,可將育苗時間控制在36—48小時內,秧齡控制在25—30天以內,最高不超過35天,育秧效益較傳統育秧法提高了十幾倍。”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何志陽介紹,目前運用工廠化水稻育秧技術已培育出秧苗近60畝,今年計劃種植水稻1500畝,向市場銷售秧苗2000畝左右。

        流水線式育秧助力春耕提速

          水稻種植,向新圖強。據介紹,該公司今年還將嘗試在鹽堿地上種植廣紅3號“海水稻”,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此外,在惠安縣境內,水稻水田種植變旱稻旱地種植已經是一個較為成功的嘗試。

          “去年,在惠安縣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我們嘗試利用胡蘿卜春夏休耕地和微噴灌節水設施,成功引進試種旱稻并喜獲豐收。今年我們計劃將種植規模面積從去年的350畝擴大到1500畝左右,并帶動周邊基地種植1500多畝。”泉州市菁園匯晟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國清表示。

          去年3月以來,惠安縣深挖全縣4.3萬畝設施胡蘿卜生產基地的種糧潛力,組織農業企業探索實施旱稻試種示范項目,著力探索菜糧輪作種植新模式。目前已成功試種“旱優73”“恒豐優粵禾絲苗”等抗旱稻品種,平均畝產超過550公斤。相對于傳統水田漫灌種植水稻,旱稻整個生育期不需要明水層,只通過微噴灌節水設施保水,每畝用水比常規水稻可節約50%—60%,節約用水量十分明顯。

        推進規?;洜I 實施“兩稻兩菜”新型糧菜輪作模式

          今年,惠安還將進一步引進試種“旱優3015”等旱稻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胡蘿卜輪作旱稻面積在3000畝左右,并且對規模種植旱稻20畝以上的農戶或農業種植主體,每畝給予補助200元。

          探索新特色 科技來助力

          在輞川鎮坤德農場,農場主向我們展示了今年將要試種的16種水果玉米及24種鮮食玉米新品種。一袋袋種子一字排開,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科技助農讓創新不再是難事。

          “該批次種子由省種子總站和閩鮮玉聯合體共同提供,我們準備在惠安縣省級農作物區域試驗站20畝的玉米試種基地里試種、觀察,通過試種篩選出最適合在惠安種植、能夠為農戶帶來最大經濟效益的品種,以期造福農戶,推動惠安農業發展。”工作人員充滿希望地說道。

          在盛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基地里,蔬菜住上了“樓房”,種菜不用土。立體種植架種了6層生菜,節約了約3倍土地,空心的種植架內盛滿了營養液,“水肥一體化系統”為蔬菜作物定時補水,營養液的流量也可精準控制,實現精確培育。該公司水培技術負責人劉豪俊說,相較于土地露天種植,立體種植能使蔬菜的生長周期快一周左右,并且有效減少病蟲害,大大提高了口感。

          智慧農業讓春耕跑出“加速度”。據了解,今年以來,惠安縣早部署、早行動,持續開展“暖春惠農”、送科技放心農資下鄉等活動,扎實推動春耕春收工作有序開展。

        使用無人駕駛拖拉機耕地作業,減輕農民勞動強度。(周義 攝)

          “暖春惠農”?;莅部h農業農村局組織局領導和技術骨干組成12支服務小組42人,分別掛鉤服務全縣12個鎮,開展實踐活動。各服務小隊深入村莊農戶、田間地頭進行業務指導,及時將最新政策、最新要求、最新標準等傳達到基層,不誤農時抓好春耕備耕,助推一季度生產“開門紅”。同時縣農業農村系統黨委組織各黨支部開展了以“黨建引領促春耕”為主題的系列黨員活動,在全縣掀起“春耕一線黨旗紅”的熱潮。

          送科技放心農資下鄉?;莅部h、鎮、村三級聯動,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派出農技專家、農技人員和基層農技人員組成的科技服務小分隊,開展政策宣講、農民培訓、技術服務等,通過一系列活動,既讓農民直接受益,了解相關惠農優農政策,有效提高其種糧積極性,又推廣了新種新藥新技術,提高了優種率,讓群眾種糧更省心,吃得更放心。(陳秋紅 謝怡寧/文 中共惠安縣委宣傳部 惠安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責任編輯:連培煌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頻道推薦
      1. 看見惠安|致敬每一份辛勤付出
      2. 石獅市委主要領導帶隊開展“五一”假期旅游
      3. 石獅:八卦街新華路夜市人潮一浪高過一浪
      4.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泉州美︱最美鄉村?洛江后溪村: 正走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道路上
        泉州美︱最美鄉村?洛江后溪村: 正走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道路上
        埃及小哥在一線當志愿者 守護第二故鄉
        埃及小哥在一線當志愿者 守護第二故鄉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每天16萬名游客預約門票 長沙本地人:“ 中疾控:4月21日至27日,新發現924例本土 長沙通報買4.6斤水果少一斤:缺斤少兩情 北影節閉幕張藝謀獲終身成就獎 2023第十 44輛車被扎胎初查系貨車鐵屑散落:已將所 官方證實大熊貓小丫因尿毒癥去世 多個大 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閉幕 假期客流高峰開始顯現
        免费黄色网站在线观看